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参加2025年兰州市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论坛
共推协同育人新实践
2025 年 3 月 21 日,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胡静寅教授与专任教师马自龙代表学院参加了在兰州交通大学举行的“兰州市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论坛暨第三届在兰高校共建‘国贸一流’专业交流研讨会”。此次论坛由兰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与在兰13所高校联合主办,旨在构建政企行校协同合作交流平台,完善跨境电商产教融合体系,为兰州市跨境电商领域打造坚实的人才储备。

论坛以“完善产教融合,凝聚协同育人合力”为主题,聚焦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与合作创新。在开幕环节,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朱廷珺教授提出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人才“蓄水池”三项倡议,强调校企合作对国贸专业升级的关键意义。兰州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会长陈斌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行业对兼具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需通过政企校行多方联动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
盾。

胡静寅院长在致辞中强调,产教融合是应对人才供需矛盾、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路径。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行业快速变迁的“未来型人才”的使命,需构建“政企行校”四维联动的产教融合模式,实现政策支持、企业资源、行业数据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高校应主动适应行业需求,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产教融合模式转变。具体而言,高校需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构建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机制。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她强调,产教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还能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院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将最新的行业案例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主旨演讲环节中,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马自龙分享了学院在跨境电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他详细介绍了学院如何融合跨境电商理论与实践,通过开展模拟实训、企业实习等多元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踏入跨境电商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交流研讨环节,高校与企业代表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展开热烈讨论。各方一致认为,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高校需依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出更契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企业则应积极融入高校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项目指导,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论坛闭幕式上,胡静寅院长代表学院与参会单位共同签署了《在兰高校共建“国贸一流”专业联席会议机制》与《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兰州)共识》。这两份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各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此次论坛为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行业机构及企业构建了重要的互动桥梁,有效推动了跨境电商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面向未来,学院将与本地高校加强协作,合力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高地。此外,学院将进一步拓展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的合作,包括兰州市商务局、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阿里巴巴国际站及兰州国际港务区等,联合建设产教融合育人实践平台,持续向行业输送专业素养突出的应用型人才,为学院"国贸一流"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