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学科建设|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学术研究|党建工作|学生园地|勇往职前|校友之家|下载专区
 
  热点文章
 

  快速通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品课程 >> 正文
详细信息
流通经济学校级精品课程
2014-12-03 03:22  

 

 

 

 

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推 荐 单 位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所 属 学 校兰州商学院

课 程 名 称流通经济学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经济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产业经济学

课 程 负 责 人蔡文浩

申 报 日 期2010年10月26

 

 

 

 

二○一○年十月 

 

填 写 要 求

 

一、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双面打印装订。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蔡文浩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2.7.

最终学历

研究生

教授

电 话

1390949918

博士

副校长

传 真

所在院系

经贸学院

E-mail

caiwh@lzcc.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兰州商学院家属院380-9  730020

研究方向

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1-2

教学

情况

1.讲授课程:

国际市场营销基础课3学时   5500余人;

战略管理基础课3学时   5500余人;

2.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学专业建设研究兰州商学院校级重点课题  (2006

3.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教育厅   2004

青年教师成才奖兰州商学院     2003

4.主编的规划教材:

《管理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2007年)

1-3

学术

研究

1.学术研究课题:

甘肃物流题研究  兰州商学院  2006

甘肃商业制度与流通体制接轨研究  兰州商学院2007

中英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甘肃省外国专家局2008

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科纵横》2006

成品油销售中的物流成本控制《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2007

供应商选择中的动态博奕与激励机制 《财贸经济》2007

甘肃贸易环境的评价与分析   《开发研究》2007

区际贸易:基于区域开放视角的贸易理论发展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

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演化 《生产力研究》2008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新时期商贸环境与商贸实践研究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8

关于扩大甘肃省对内对外开发程度对策研究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9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宣红岩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4.11.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副教授

电 话

13919433812

经济学硕士

传 真

所在院系

经贸学院

E-mail

Xuanser@126.com

通信地址(邮编)

兰州商学院家属院380-7-1107  730020

研究方向

市场与商品流通

2-2

教学

情况

讲授课程:

微观经济学基础课3学时      5   600

宏观经济学基础课3学时      5   600

国际经济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      3   360

西方经济学流派专业基础课3学时      1   180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十佳优秀教学奖兰州商学院      2006

青年教师成才奖兰州商学院     2007

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教育厅   2008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学专业建设研究

 

主编的规划教材:

《管理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

2-3

学术

研究

 

《甘肃省资源依赖性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2006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2006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1.1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讲师

电 话

13893615060

硕士

教研室主任

传 真

所在院系

经贸学院

E-mail

Yangfang314@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

2-2

教学

情况

 

讲授课程:

政治经济学公共课3学时   1300人;

微观经济学基础课4学时   2500余人;

宏观经济学基础课3学时   2400余人;

价格学专业课2学时   2110人;

流通经济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    1116

 

承担实践性教学:

指导2004级学生和2007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4篇,获得兰州商学院校团委表彰奖励;

指导2005级、2006级和2007级学生毕业论文共18篇。

 

2-3

学术

研究

参与的课题:

甘肃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西北地区财经类中职学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甘肃省“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年。

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资助制度研究,教育部财政司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基础教育发展”项目,2008年。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J],现代企业,20069.

《论甘肃省科技进步环境水平》[J],甘肃科技,200924.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和路径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109.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万永坤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3.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助教

电 话

15117970398

硕士

传 真

所在院系

经贸学院

E-mail

wanyongk@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兰州商学院4号信箱

研究方向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2-2

教学

情况

讲授课程:

《流通经济学》  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    3     150

《商业伦理学》专业课周学时2    3     200

《西方经济学》基础课周学时4    1    300

2-3

学术

研究

 

1.承担学术研究课题:

2006610月参与“甘肃省科技自主创新专题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初稿。

20079200812月参与甘肃省科技厅“甘肃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机制吸引绿色投资”的课题研究工作,负责子课题研究并撰写报告。

2008912月参与甘肃省科技厅“兰州市节能减排中的制度设计问题研究”,负责子课题研究并撰写报告。

20096200912月参与甘肃社科重大规划项目“甘肃流通体系研究”,负责子课题研究并撰写报告。

2009920129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效率研究”,负责子课题研究并撰写报告。

2.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撑发展农业生态经济”[J],《兰州大学学报》,2008.1. 

论甘肃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8.1.

3.参编教材:

《采购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副主编,2009.8

4.所获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08.5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及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200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10“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撑发展农业生态经济”,2007年民建甘肃省委优秀调研成果奖。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蔡文浩

1962.7

企业管理

科研、教改为主

宣红岩

1964.11.

副教授

贸易经济

教学为主

1981.12

产业经济

教学为主

万永坤

1973.2

区域经济

科研为主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从事该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有4人,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  4人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其他2人均具有经济学硕士学位;从年龄结构看均在50岁以下,以40多岁的中年骨干教师为主,辅之以30岁左右的年轻教师;教师来自于国内知名学府和省内著名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及兰州大学。该课程主要面向贸易经济和经济学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及产业经济学研究生,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8。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支学术造诣较深、治学严谨、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攻坚能力的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并且基本上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

3-3

教学改

革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积极学习国内先进研究成果,包括评价良好的教材的参考书籍;

2、利用学校基础设施的改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以图表、图片

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使教学内容深入

浅出,形象生动;

3、讨论教学体系,对于教学内容和框架有更加准确地认识;

4、申报、主持和参与多项与该课程有关的研究课题;

5、在相关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3-4

青年教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一、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

为了提高《流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师资的培养方面为建立合理的教师梯队,保持课程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教学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以培养中青年教师为重点,经贸学院统一部署, 建立了比较完善和全面培养师资队伍机制。

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主要措施包括:

1、以老带新,共同成长

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备课对年轻教师的教案、讲稿进行指导,要求青年教师跟班听课学习讲课方法,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随机听取青年教师的讲课,并对其讲课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2、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流通经济学》课程组中在读博士教师1人。同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访问与培训,加大教师近年来在内地进修访问的幅度,研究方法、教学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性。结合重点学科建设,举办国际与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

3、搭建舞台,展示才能

开办博士论坛,由博士展示其获得的研究成果、前沿信息与动态。针对近年来我国会计改革速度快的特点,经贸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快速有效的将最新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二、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成效

通过从备课授课、以老带新、学历提高、进修培训、科研学术、参与管理等角度对青年教师进行立体化的培养,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效的保证了本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教学质量。在历次教学检查中,青年教师的教学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

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在兰州商学院恢复建院开始(1981年),就在商业经济、企业管理等专业中开设。从早期的商业政策学,到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到流通经济学,再到贸易经济学,历经不断的变化,尽管如此,该课程在我校长期开设,开设时间长达10多年,在其鼎盛时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师达到12人,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形成了极具实力的教学团队。后因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贸易经济专业调整为目录外专业,且在我校取消贸易经济专业为止,该课程才停止开设,为此也导致了该课程的专业教师分流,一部分教师调离我校,还有一部分教师转向其他课程的教学。20034月,在南京召开的由南京财经大学主办的“贸易经济课程教学研讨会”,我校有3名教师参加了该研讨会。

随着形势的变化,2007年,我校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同时也设立了相关研究生专业,该课程开始在我校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中恢复开设,同时流通经济学在经济学本科专业中也已开设多年。随着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在“以老带新,共同成长”的原则下,流通经济学课程积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和流通变革,教学内容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商业经济专业及以后的贸易经济专业一直是我校的传统重点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毕业生。长期以来该专业生源稳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去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较高评价。而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流通经济学是其专业理论课的核心。该课程最为突出的是一个“商”字,是在我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唯一以商业、以流通、以交换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也是突出我校办学特色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定位,符合我校许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的“商”来理解,对交换、流通、贸易知识的学习,都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该课程属于贸易经济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模块,建基于学生经济学基础课开设完成的基础上,是形成学生专业区分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该课程的开设为商品学、零售学、零售物流学等专业课的开设奠定基础。贸易经济学专业于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经济学专业于大三第二学期开设该课程,教学周课时为3课时,总课时为51课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该课程的重点:

①社会分工理论;②交易费用理论;③流通利益理论;④商业产业集聚理论;⑤商品供求及价格理论;⑤商圈理论;⑥零售业态理论;⑦城市商业布局理论;⑧流通现代化理论。

2.该课程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①流通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其理论基础的重构问题。原有的流通经济学主要源自前苏联,服务于计划经济。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流通经济学的理论在基础与市场化的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解决的办法是必须与主流经济学及现代空间经济学接轨。

②理论的应用性亟待强化。解决的办法一是课程内容上向强化应用性靠拢;而是加强教学实践。

4-2-4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4-2 实验(践)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本科教学中选用的教材为《流通经济学》(徐从才),主要参考教材为《现代商学通论》(黄国雄)、《贸易经济学》(柳思维)、《流通经济学》(周肇先)。所选教材基本适用,基本能反映流通经济学课程发展的最新成果。

教材建设刚刚起步,体系框架初步完成,内容体系划分为理论篇和实务篇,强调与现代主流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接轨。通过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组织编写课程的习题集、案例库等,尽快使教材与教学相匹配,并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扩充知识面,为学生指定了一些专门的网址,并为学生专门设立答疑邮箱等。学生通过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和交流,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教材动态管理的同时,为配合学生学习,同时对配套习题进行动态管理,每年对习题进行修订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全面开展电子商务交易培训,并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实际操作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我校与多家单位签订了实习、考察及合作协议,作为专业的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模拟实验室(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我校已建成完善的校园网络,经贸学院已有独立的网页,硬件环境良好,学生可以在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上网学习,在学校实验室进行软件实验,而且宽带网络己通到每一个学生宿舍。

4-4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要求以引导启发为主,系统阐述为辅,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2)加强课堂讨论,以便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

3)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建立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环节,以便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5)建立书面习题和电脑习题相结合的作业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电脑的能力;

6)建立考察与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对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模拟实验其他各项作业的参与程度和质量的好坏;

2.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与教学改革

1)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更新流通经济学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采用的是“教材+黑板+语言”的单一板式教学方式,讲述是主要特征,突出的是听觉效果。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多媒体方法优势,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汇集文字、图形、声音等为一体,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通过强烈的感官动态信息的刺激达到促进学生记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潜能,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利用计算机大量的存储功能,提前将文字、图形等信息精心编排进行了存储,在讲解时只是通过超级链接快速反映,减少了板书的时间,使授课过程更紧凑、效率更高。同时借助于计算机多载体、多视角、多方位的表达方式,轻松解决了教学中内容抽象和复杂的问题,化繁琐为简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教学效率大大提高。采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教学时数可以平均减少25%以上,实现了“向五十分钟要效益”的目标。

2)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模式与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适时性。《流通经济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教材的滞后性,使信息检索更加方便快捷,对于新颁布的有关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可以及时的补充到日常教学中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性与完整性。

3)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模式与手段,实现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师和学生协作关系。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中,并将学习中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学生通过交互勾通,建立起全新的互动式协作教学关系。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校内专家评价:

《流通经济学》课程的开设符合兰州商学院传统专业优势,是贸易经济学和经济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课程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职称结构优化、学缘结构合理,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备深厚的研究能力。在课程建设中,深入贯彻了“以老带新,共同成长”的原则,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成绩。授课讲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够合理安排,深入浅出,用经济生活中的案例阐述原理、解释问题。教学过程结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表格、柱状图、饼状图等多样化的形式给学生较强的视觉冲击,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教学内容系统把握全面,逻辑清晰,并做到与时俱进。

2、校外专家评价:

校外专家认为,《流通经济学》在贸易经济专业和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基础地位不容置疑。课程选用教材合理、参考教材完善,框架结构全面,基本吸收了国内外流通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高成就。流通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流通行业实际,能够在传统案例的基础上及时补充流通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更加生动的解释问题。教学团队团结合作、脚踏实地,在讲授流通原理和现状的基础上,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技能培养上下功夫,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

3、近三年学生评价结果

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根据多年来历届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问卷结果显示,流通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优良状态。学生反应,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新颖,具有独创性,理论与案例实践巧妙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易懂,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备课充分,语言生动,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教与学氛围。  

近三年来,根据“兰州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评估表(学生用表)”的反馈结果,所有教师的学生评分均在90分以上。学生一致认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流通经济学学是应用性较强、质量较高、收益较大的课程之一。

学生评教汇总表

2007

2008

2009

蔡文浩

95

96

95

宣红岩

93

92

92

杨 芳

90

91

92

万永坤

90

90

92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本课程具有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其他课程中无法涉及,它的理论基础既涉及到主流经济学,也涉及到空间经济学。

2.该课程涉及到对商业活动的分析,而商业活动是重要的产业活动,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商业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本课程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地分析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成因,涉及到中心地理论、商圈理论、业态划分等方面。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长期以来,我校本课程的建设水平处于西北地区绝对领先的地位,在国内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曾形成了一支综合实力极强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后因专业停办,师资分流,整体水平大幅度滑坡。尽管如此,我校该课程中还有几位优秀的教师,他们的科研成果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流通问题的研究领域,并参与多项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就目前状况而言,我校该课程仍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但也岌岌可危,因此,该课程急需振兴,需要进行人才的整合。

在国外没有开设与之相类似的课程,在理论基础构建上主要归入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当中,涉及到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际贸易学等方面。国外主要注意实际操作和应用,开设零售学课程。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师资队伍仍显单薄,教学梯队有待进一步加强;

2.课程教学内容从国内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没有形成明确的研究对象,且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基础脱节;

3.系统化的教辅材料仍存在不足,包括案例集、习题库、多媒体影像资料;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少符合要求的教学实践基地。

 

 

6.课程建设规划

6-1-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建设目标: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2.步骤:

①进一步完善教改的分层次具体措施,进一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探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通过不断同先进高校的对比,找出差距,尽快改进,以教改课题的有效完成来推动课程建设改革。

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眼于学科专业长远发展,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加大内部人才培养力度;着眼教育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招聘一定的高水平和外籍教师,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有计划地进修培训,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③狠抓实践教学,加紧实验室建设的配套工作,改进实验室教学,增加学生校外考察与实习实训教学,加强同校外经贸企业、事业及机关、学校的联系与合作,解决更多学生的实习,寻求合作办学。 

④加强教材建设,形成完善的教学大纲,实现教辅材料的系列化。

3. 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20115月,实现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上网;

20125月,实现部分课程授课录像上网;

20135月,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

20149月,实现配套习题集上网;

201512月,实现影像案例库上网。

 

6-1-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113月,实现12章课程授课录像上网;

20125月,实现部分课程授课录像上网;

20135月,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 学校的政策措施

7-1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

 

我校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还对校级、区级精品课程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上的支持,2005年出台了《兰州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要求全校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平均每年建设1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1.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为两年,建设经费采取专项经费投入的形式,实行专款专用,归口课程负责人使用,教务处审核。

2.每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学校提供10000元的经费支持,分两年划拨,每年5000元,用于课程建设补助和网站维护升级。

3.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学校另行提供10000元的经费支持,以鼓励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8. 说明栏

9.评审栏

9-1 二级学院初审意见

 

 

 

 

 

 

 

 

 

 

 

二级学院负责人(签字):二级学院(公章)

 

9-2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组评审意见

 

 

 

 

 

 

 

 

 

 

 

 

评委会主任(签字): 

9-3 学校审定意见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95号